華人傳統文化較不重視社交能力,紐約大學華裔心理學教授李承德日前創辦紐約第一個兒童社交技巧教育中心「Our Mindful Child」,旨在提升華裔在主流社會的競爭力和軟實力,她建議華裔家長時應注重兒童情緒管理與社交能力的培養,在日常生活給孩子社交訓練。從事臨床心理研究十幾年,李承德表示,美國優秀的華裔醫生有很多,「但在管理層面,鮮有有華裔身影」,華裔群體的工作能力強,專業知識充足,但社交能力比較薄弱,進而影響在職場的整體發展。她表示,社交技能可以通過合理引導來培養,讓孩子接觸不同的社交場合,能夠有效激發兒童的社交能力。李承德舉例說,作為兩個女兒的母親,她會有意識的讓孩子接觸陌生人和新環境,「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漸進的滲透社交訓練」,比如在餐廳吃飯時,讓孩子開口向服務員要紙巾等。「要用引導而非逼迫的方式培養孩子」,李承德說,若孩子在社交中感到壓力,父母應當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切勿批評,更不能給他們貼上標籤,批評孩子「內向」、「害羞」、「不愛說話」,會阻礙孩子的心理健康。作為公立第188小學(PS. 188)的家長會主席,李承德表示,除了社交技能,在兒童的情緒管理方面,家長的引導和訓練也格外重要;她說,常聽到很多華裔家長抱怨孩子不擅長面對失敗或不懂承擔風險,但這很大程度上與家長的育兒方式緊密相關。她說,華裔家長的教育方式多為「灌輸」,當孩子任務沒有完成好時,家長會直接給出答案或接手解決,而不是鼓勵孩子嘗試其他方法,並教育他們面對挫折和失敗;但其實鼓勵孩子走出「舒適圈」(comfort zone)非常重要,教導他們自我反省和自我肯定,可以提高他們的抗壓能力以及情緒管理能力。她也說,家長鼓勵兒童時要注意方法,要客觀,盡量針對行為而不要定義性格,「孩子的頭腦就像海綿一樣,能夠吸收很多內容」,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兒童帶來深刻影響。李承德表示,「Our Mindful Child」中心旨在輔導家長培育孩子的社交技能和情緒管理,提升華裔的綜合能力,不僅擅長學術,更能勝任管理層面的職位,讓華裔在主流社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 . .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pionbna7386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